教研通讯
第271期
浉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2009年3月30日
摒弃浮华 把握本质 注重实效
——浉河区小学数学第七届优质课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为促进浉河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提高全区小学数学教师践行新课程的能力,由浉河区教育局教研室主办、信阳市第三小学和胜利路学校共同协办的浉河区小学数学第七届优质课评比活动历时三天,于2009年3月27日圆满结束。
此次活动得到了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在各乡校初选的基础上,推荐优秀选手参加本次评比活动。所有的参评课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浉河区实施课改以来在课堂教学及教学理念方面的可喜变化,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教师们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对数学教学本质的探求与思考,其主要表现在:
1、教学设计趋于成熟合理,教学组织的逻辑性强。
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把手,在经历了几年的课程改革之后,老师们摒弃了课改初期的浮华,力求在扎实与有效间做到合理的平衡。例如秦翠翠老师执教的《年月日》一课,充分研究学情,找出知识的生长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和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入手,通过生动的引入,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年历卡,自己发现一年有多少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每个月的天数有什么不同,又在师生共同探究中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建构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余军琴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借助动手操作的体验,从一个物体的1/4顺利过渡到一些物体的1/4,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去理解概念,使学生正确而又深刻地建立概念。整节课知识定位合理,富有逻辑性,教学的展开有层次,每一层次交代得很清楚,层次的难度和层次之间的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水平。
2、课堂上注意关注学生的发展。
在不少的课上都看到了老师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成的东西,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尽可能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考。例如《找规律》一课是本次参赛频率最高的内容之一,万盈盈老师/程志伟老师和吴相玲老师在教学中都注意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中蕴涵的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发现,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进行合理抽象,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总结—应用”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带给人们的美感,更得到数学学习方法的提升。戚莹莹老师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学生在经历摸一摸、量一量、找一找、比一比、剪一剪的活动过程中,理解了面积的意义,体会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形成了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这一系列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建构,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能力。
3、关注学习过程,体现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要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要靠体验和经历,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严芳老师执教的《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把“比较方法”巧妙地蕴含在三轮“抽数”游戏比赛中,让学生痛痛快快地“玩”,开开心心地学,轻轻松松地悟。在一次次轻松、刺激的比赛过程中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达到了“数学知识”与“游戏竞赛”的有机结合。
谢玥老师和张春玲老师在执教《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一位要求学生“数的方法要巧妙”,一位要求“数的结果要别人很快就能看明白”,都是为了借助直观使学生感受到十进制数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当学生进入学习的过程之中时,活动经验的积累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又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四基”并重之下,我们应该认识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主线,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应渗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杨瑞龙老师在执教《三角形的特性》时,明确将“观察—猜想—实验—总结”的数学学习方法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使学生不仅仅收获知识,还掌握数学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大有裨益。
4、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得当。
本次比赛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大多都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精美,内容恰当,具有一定的交互性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起到了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难点的作用。
从比赛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课型过于集中,本次的23节课,基本上都是概念类教学,缺少计算教学、解决问题教学等方面的研究与突破;教学过程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引得多,放得少,回避正常的错误和问题,追求课堂虚假的顺畅;对教材缺乏深入钻研,创造性使用教材中出现脱离教材编排意图和教学内容的现象,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预设的多,生成的少,有的老师只是走教案,演绎教案,根本不去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成。
综上所述,我们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出如下建议:
1、认真研读教材,更好的把握教材、应用教材。
教材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托,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我们倡导、鼓励老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但是要注意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领会教材设计的主要内容,体现教材隐含的数学教学的基本思路。
2、摒弃形式主义的浮华做法,探求具体而有效的教学措施。课堂需要扎实,更需要思考,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启发性和提高问题的思考性。让课堂教学中富于思考的问题多一些,琐碎的问题少一些,彰显学生思维中的冲突与矛盾。在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要更好的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使课件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3、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只有具备相当专业素养的教师,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教育,数学老师应该懂数学,把握数学教学的一些基本思想,不断地感悟数学教学的本质,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自觉体验和完善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才能不断加速自己的专业化成长进程。
4、坚持新的数学教学理念,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需要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注意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基本的数学能力,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形成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附:浉河区小学数学第七届优质课评比获奖名单
浉河区小学数学第七届优质课评比获奖名单
姓 名 | 课 题 | 等次 | 姓 名 | 课 题 | 等次 |
秦翠翠 | 年月日 | 一 | 万盈盈 | 找规律 | 一 |
余军琴 | 分数的意义 | 一 | 程志伟 | 找规律 | 一 |
戚莹莹 | 面积和面积单位 | 一 | 严芳 |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 一 |
谢玥 | 认识1000以内的数 | 一 | 张春玲 | 1000以内数的认识 | 一 |
杨瑞龙 | 三角形的特性 | 一 | 吴相玲 | 找规律 | 一 |
沈琦 | 分数的意义 | 二 | 冯远洋 | 找规律 | 二 |
王世琳 | 三角形的特性 | 二 | 李燕 | 认识小数 | 二 |
吕思 |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 | 二 | 沈阳 | 长方体的认识 | 二 |
余海玲 | 找规律 | 二 | 孙智 | 分数的基本性质 | 二 |
杨丽 | 解决问题的策略 | 二 | 杜小均 | 确定位置 | 二 |
汤磊 | 面积的认识 | 二 | 叶雨霞 | 分数的基本性质 | 二 |
王志 | 反比例的意义 | 二 |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