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通讯
第283期
浉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2009年11月30日
我区召开小学数学学习“杜郎口模式”交流研讨会
11月20日下午,我区在五星乡大拱桥学校召开小学数学学习”杜郎口模式”交流研讨会。
近半年来,在市教育局、市教研室的要求下,我区大力开展小学杜郎口模式,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改革的绩效,这个课题实实在在的摆在了我们面前。杜郎口的革命性模式,给我们上了极为震撼的一课,也切切实实的为我们的教育发展开启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革新之路。
为此在实验学校进行探索的基础上,我们举办了这次小学数学学习”杜郎口模式”交流研讨会。会上,小学数学教研员王晓疆老师详尽地分析了我区小学数学的教研现状,勉励大家学习杜郎口为事业献身的精神,为孩子们的成长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困境中的开拓创新精神;放下“架子”,正确分析自身的专业素质结构,找一找与杜郎口教师的差距,增强危机意识和迫切感;遏止角色惯性力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感性经验,不断加深新角色的理解,以杜郎口模式为借鉴,切实闯出一条浉河小学数学教育的康庄大道。
会上,前往安阳育霖华侨学校学习的大拱桥学校曹丹老师,向大家汇报了学习体会。胜利路学校闵琳老师还现场执教了《可能性》一课。全区各校共有近200人参加了研讨会,大家一起听汇报,看研讨课,参加互动交流。
通过研讨,我们达成了共识:杜郎口改革的特点,具有现实意义,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切都来自于实践,却又契合了当代教育教学理论。比如新课标强调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杜郎口的小组学习早在很多年前就实现了。它解决的不单纯是升学率、教师素养较低的问题,也提升了学习能力、生存和成长以及师生相长等一系列问题。
杜郎口中学的经验从本原上回答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习,老师之职责是什么,应该有什么样的课堂模式、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等根本性的问题。它打破了班级授课制建立几百年来形成的教学教条和“本本”。它打破了现行的所有教育学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规范性要求。它追求的是没有任何一点形式主义的实实在在的效果和效益。
附:活动内容
节次 | 执教人 | 单位 | 课题 |
第一节 | 闵琳 | 胜利路学校 | 可能性 |
第二节 | 曹丹 | 五星乡大拱桥学校 | 学习杜郎口的体会 |
第三节 | 王晓疆 | 区教研室 | 学习实质重在落实 |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