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探索有效教学 ——2021年浉河区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综述
- 浉河区教体局教研室
- 2022-03-18 17:05
- 阅读 1587
聚焦核心素养 探索有效教学
——2021年浉河区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综述
2021年11月9~19日,浉河区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先后在信阳市第一实验小学和信阳市第三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紧扣“核心素养导向下数学广角的实践研究”这一主题,选择了《植树问题》《田忌赛马》《数与形》《沏茶问题》《烙饼问题》《集合》《搭配(一)》七个课题为比赛内容。为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采用赛前抽签决定参赛顺序,提前一周告知课题,同一天选手同课异构,评委现场打分确定成绩,来自城区和乡镇的39位教师现场执教了各具特色的观摩课,经过慎重评选,共评出一等奖16名,二等奖23名。
综观本次参评的39节课,大多都能聚焦核心素养,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充分展现了近年来我区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这39节课中诸多亮点和关注点,切实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也再次吹响了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冲锋号角。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目标导向由“双基”转向“四基”。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也就是说目前的数学教学已由过去的“双基”扩展到“四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还要关注渗透基本思想和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目标的落实,为学生今后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数学应用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数学广角”是人教版教材编排的独有板块,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设置的宗旨是贯彻课程标准理念,系统而有步骤地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最简单的实例呈现出来,使得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领略数学的魅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落实课程标准所提倡“四基”中的后“两基”。
例如,平时较冷门的《田忌赛马》一课,有三位老师的课脱颖而出,其中,胜利路学校的胡珊珊老师围绕“田忌在第一场比赛中为什么输了?”“田忌在第二场比赛中为什么赢了?”“战胜的策略只有这一种吗?”几个核心问题贯穿了问题解决的始终,学生不仅分析、解决了问题,还发现、提出了问题,通过排列组合,找全田忌的6种不同对策,发现只有一种能够三战两胜,从而更深刻地感悟“优化”的魅力;第九小学的王莹莹老师用6个大小不一的圆片表示“马速”,将齐王、田忌的6匹马按马速从大到小排序,着重引导学生以数学的眼光透视故事,将其数学化;第十三小学的刘喆老师通过“齐王出马顺序不变,田忌有多少种应对策略?”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并在寻求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过程中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感悟优化的数学思想。
二、学生学习由“被动”转向“主动”。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活动平台,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数学学习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收获数学知识和发展数学能力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本次活动中很多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例如,第三小学的孟志鑫老师在执教《植树问题》这节课中,从猜测入手,一共要栽多少棵树?没有局限于一种方法,而是鼓励学生在自主表征的同时,通过展示和交流、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逐步建立起数学模型,用“化繁为简”来研究,用“一一对应”来验证,并将其应用于不同的问题情境之中,获得对数学模型的一般化理解;金牛山办事处中心学校的高燕老师执教《集合》一课,找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点,精心设置有思考层次的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感悟。
三、课堂教学走向“真实”。
数学学习应当是富有挑战性和个性的活动过程。本次活动展示的观摩课,教师注重创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等方式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了学生真思考、真操作、真交流的学习过程,关注到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培养。
例如,第三小学的邱莉萍老师在执教《数与形》这节课时,注意到教材给出的直观模型没有采用通常的小圆片而是小正方形,那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看算式用小正方形摆图形,摆1+3时自然出现几种摆法,你们觉得继续摆下去,哪种摆法好?适时点拨,学生都会认同摆成正方形更好,启发学生自己构造直观模型;东双河镇杜河中心小学的周倩老师执教《搭配(一)》一课,对于学生在尝试时出现遗漏、重复、杂乱等现象,抓住这一儿童思维的真实反映,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过程,认识、纠正错误,切实体会到有序思考的优势。
本次评选活动,在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亮点与特色值得肯定。同时,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挖掘教材的育人功能。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应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本质,发现蕴含在教材内容背后的数学思想,挖掘教学内容本身所具有的、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育人功能。但在此次的比赛中,仍然存在个别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准的现象,“数学广角”板块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探索和建立模型的过程和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上。因此,从“三维”目标来看,凸显的不是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而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
二、抓住课堂生成,为核心素养厚积沃土。
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把握静态的、结论性的知识,也应注意让学生把握动态的、过程性知识,特别应突出过程中体现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在经历体验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同时应密切关注并充分利用教学中生成的课程资源,通过这些资源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内在真实思维,并顺应学生的思维,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突出经历体验与反思,给学生自主探索空间。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应特别注重数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提升数学活动经验。本次活动中,我们发现还有些执教教师设计的问题思维空间太小,教师讲得过多过细,学生真正自主建构知识、自我感悟数学思想的体验不足,难以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建构的潜能。
感谢第一实验小学和第三小学对本次评选活动的大力支持。
附:2021年浉河区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获奖名单
序号 | 姓 名 | 单 位 | 课题 | 获奖等次 | 指导教师 |
1 | 胡珊珊 | 信阳市胜利路学校 | 田忌赛马 | 壹等奖 | 欧阳艳 |
2 | 王莹莹 | 信阳市第九小学 | 田忌赛马 | 壹等奖 | 刘鑫 |
3 | 邱莉萍 | 信阳市第三小学 | 数与形 | 壹等奖 | 王宏玉 |
4 | 刘喆 | 信阳市第十三小学 | 田忌赛马 | 壹等奖 | 孙秀荣 |
5 | 高燕 | 金牛山办事处中心学校 | 集合 | 壹等奖 | 陈远亮 |
6 | 周倩 | 东双河镇杜河中心小学 | 搭配(一) | 壹等奖 | 刘富明 |
7 | 孟志鑫 | 信阳市第三小学 | 植树问题 | 壹等奖 | 万盈盈 |
8 | 徐丽君 | 信阳市胜利路学校 | 植树问题 | 壹等奖 | 甘朝辉 |
9 | 沈辉 | 吴家店镇第二小学 | 集合 | 壹等奖 | 蔡家军 |
10 | 梁丹丹 | 五星一小 | 沏茶问题 | 壹等奖 | 祝亚玲 |
11 | 王婷玉 | 谭家河乡一小 | 烙饼问题 | 壹等奖 | 周凤玲 |
12 | 康茜 | 第三小学正商分校 | 植树问题 | 壹等奖 | 卢先菊 |
13 | 陆露 | 东双河镇第一小学 | 沏茶问题 | 壹等奖 | 鲍迪 |
14 | 罗景潆 | 游河新区中心学校 | 搭配(一) | 壹等奖 | 刘旭 |
15 | 郭立伍 | 十三里桥乡黄湾村小学 | 烙饼问题 | 壹等奖 | 周凤娟 |
16 | 范德海 | 谭家河乡二小 | 搭配(一) | 壹等奖 | 周莉 |
17 | 杨丹 | 信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 植树问题 | 贰等奖 | 李黎 |
18 | 方芳 | 浉河港镇西河高小 | 搭配(一) | 贰等奖 | 周祖军 |
19 | 李恒 | 浉河港镇龙潭小学 | 沏茶问题 | 贰等奖 | 周祖军 |
20 | 高轶咏 | 柳林乡中心小学 | 沏茶问题 | 贰等奖 | 付孔敏 |
21 | 余玲 | 信阳市第十小学 | 植树问题 | 贰等奖 | 马亚丽 |
22 | 余艳 | 信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 田忌赛马 | 贰等奖 | 朱雯 |
23 | 高丽 | 信阳市第八小学 | 植树问题 | 贰等奖 | 董芳 |
24 | 方圆圆 | 五星平西学校 | 烙饼问题 | 贰等奖 | 马远 |
25 | 鲍金凤 | 信阳市琵琶山学校 | 数与形 | 贰等奖 | —— |
26 | 田红平 | 十三里桥乡第一中心小学 | 烙饼问题 | 贰等奖 | 陶有华 |
27 | 甄艳华 | 信阳市哈敦国际学校 | 数与形 | 贰等奖 | 黄兵 |
28 | 罗银森 | 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 | 集合 | 贰等奖 | 刘远武 |
29 | 殷丽丽 | 浉河区新时代学校 | 田忌赛马 | 贰等奖 | —— |
30 | 曾照霞 | 信阳市第十三小学 | 数与形 | 贰等奖 | 沈琦 |
31 | 陈艳艳 | 十三里桥乡福和希望小学 | 沏茶问题 | 贰等奖 | 叶雨霞 |
32 | 杨云 | 信阳市第五小学 | 田忌赛马 | 贰等奖 | 王平 |
33 | 王娟 | 第三小学春华分校 | 数与形 | 贰等奖 | 范元琦 |
34 | 吴静 | 谭家河乡四里桥小学 | 集合 | 贰等奖 | 彭军伟 |
35 | 张青 | 董家河镇中心学校 | 烙饼问题 | 贰等奖 | 余秀平 |
36 | 柯鹏 | 柳林乡中心学校 | 搭配(一) | 贰等奖 | 王朝阳 |
37 | 陈茜 | 吴家店镇中心小学 | 烙饼问题 | 贰等奖 | 沈辉 |
38 | 张萍萍 | 游河乡姚湾小学 | 沏茶问题 | 贰等奖 | 李丽 |
39 | 刘瑞 | 双井乡中心小学 | 集合 | 贰等奖 | 王春远 |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