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课堂教学,打牢基础知识 ——小学第四教研协作区举办“汉字的笔顺”专题讲座
- 浉河区教体局教研室
- 2022-03-18 17:17
- 阅读 227
夯实课堂教学,打牢基础知识
——小学第四教研协作区举办“汉字的笔顺”专题讲座
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是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正确掌握汉字的笔顺是每位语文教师必备基本功之一。
为提高浉河区小学第四教研协作区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规范老师们的汉字书写,我校特别邀请教研室吕本生主任来为我们做“汉字的笔顺”专题讲座。
3月3日下午2:30,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春光无限好,正是学习时。来自区小学第四协作区79位语文教师,齐聚信阳市第一实验小学三楼多媒体教室,共同聆听吕主任“汉字的笔顺”专题讲座。
讲座一开始,吕主任从“鬯”字的笔顺入手,极大地调动了所有老师对汉字笔顺的兴趣与积极性。接着,吕主任从汉字的笔顺规则、汉字的笔顺规律、容易写错的偏旁、容易写错的常用汉字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为老师们进行讲解,使老师们受益匪浅。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带着收获出发,奔赴教学第一线,,让学生尽享汉字的无穷魅力!
写好中国字,说好中国话,让我们夯实课堂教学,打牢基础知识,规范使用普通话和汉字,让文化自信和软实力渗透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中。
听课笔记和心得节选
吕主任首先向我们介绍汉字的笔顺定义,我们了解到,每个笔画在书写时的先后顺序就是汉字的笔顺。紧接着,吕主任让我们想一想汉字“鬯”的笔顺,我们纷纷思考讨论,等到吕主任揭露正确的笔顺,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学习到,“比鬯不惊”这个四字词语是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的意思。
吕老师从对汉字的规范定位讲起,强调规范把握写字的规则和规律。如何理解规范,知晓规范的变通,必须遵循以下八点基本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半包围结构的字先外面后里面、半包围结构的字先里面后外面、全包围结构的先里后外,先进人后关门。吕老师逐条规则都配上例字的笔画讲解、示范。最后,吕老师从容易写错笔顺的偏旁和最容易写错笔顺的字做了细致入微的讲解,赢得了所有学习老师的阵阵掌声。
吕主任精心挑选出近100个笔顺易错的汉字进行讲解,并让大家当堂书写。我们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眼前闪过的是自己一笔一划书写汉字的情景,整节课沉浸其中。
在讲授时,吕主任清晰地标出每个字的易错点,比如“万”字,通常我们习惯后两笔是“撇”“横折钩”,实际上应该为“横折钩”“撇”。讲解了汉字笔顺的一般规律。他分别以独体字、横竖不交叉的字、“人”在中间的字、左框最后写竖折的字为例进行讲解。最后,吕主任就易写错笔顺的偏旁和字分别进行了示范讲解,出示了一些笔顺易错的字,老师们观看后豁然开朗,也加深了对笔顺易错字的印象。
作为一名教师,身正为范,在学生面前要有自己的特长,写一手好字应该是一名教师应有的。学生见了老师的字,自然而然的就会模仿,老师的字对于学生来说是活的字帖,日久天长,学生就不知不觉的把字写好了。所以,教师一定要坚持每一节课都要把字写好。
“三尺讲台,有品有德”。从学习书法中,可以更好地站稳讲台,吕主任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俗语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和间架结构,是把字写端正、匀称、美观的前提。在书写教学中,老师对学生影响是最大的,所以通过今天的学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更加注重自身的书写规范,同时教孩子们写好字,做好人!
吕主任在讲座过程中,告诫参加讲座的各位老师,摒弃错误的认识,努力革新学习的形式:多看,多思,多问,多练。练习的过程中,不要单独写笔画,要和字结合起来写。注意“大反复”与“小反复”的结合。还要多读书,“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力求在书法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融会贯通,学有所成。
通过本次讲座的学习,我感受到一名老师肩上的沉甸甸担子,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脚踏实地开展工作,立足三尺讲台,扎扎实实搞好语文教学,让教育之花如春光般明媚、耀眼!
文稿:张景琼及各语文教研组
摄像:王山山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